前些日子,老師向我提及他的恩師所提倡的二代健保,難得一見老師說了重話,想想的確不合理,"單身"似乎就得被視為次等公民......當時新聞一出,立刻就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,大部分小老百姓大多不以為然,也許我看到的都是單身族群的意見吧!!但是這也想見單身族群的龐大人口~
以下內容引用自: http://www.etaiwannews.com/etn/news_content.php?id=1223602&lang=tc_news
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,雖然他個人認為結婚1次都嫌太多,但是結婚相對優於不結婚,二代健保不是在懲罰單身,而是在幫助家庭。
近日楊志良在立法院、接受媒體專訪時,先後說出「有家庭的人比較不容易精神疾患」、「單身多繳保費,是在做功德」、「要嘛,就多付保費;要嘛,就結婚生小孩」,輿情譁然。
楊志良告訴中央社記者,他從來沒有說二代健保是在「歧視」、「懲罰」單身或精神疾患,歧視、懲罰這些字眼是立委、記者說的,「就算是懲罰,如果二代健保不懲罰單身,難道要懲罰家庭?」(這是人話嗎??)
楊志良說,台灣現代社會的家庭功能式微,以前的政策都不利於家庭,現在是在彌補家庭;至於單身者步入老年後,勢必要國家社會來照顧 (有家庭的就不是嗎?原來國家還可以保證"養兒可防老"),在社會福利國家,都是用稅收來照顧老人,台灣照這樣下去,也是抽稅。
他並舉例說,月入5萬元的單身戶,和月薪5萬、妻子在家照顧小孩的小家庭,健保費計算方式只有兩種,不是論口計算,就是論戶計算,究竟哪一種比較好,這是社會選擇;如是論口計算,隨人顧性命,有家庭的人都活該了。
對於婚姻的看法,楊志良說,婚姻是個人的選擇,他的看法是「如果這輩子可以重來,結婚1次都嫌太多」,但所有的事都是相對的,不是絕對的。
對於是否希望尚為單身的女兒結婚,楊志良回答,雖然離婚率上升,但是有婚姻比沒有婚姻好,「沒有一件事光享受優點,不忍受他的缺點。」
他說,他在公共衛生領域40年,「已婚人士比單身者健康」是已研究到爛掉的題目,如果以英文的「婚姻與健康」做關鍵字上google搜尋,會發現1億2900萬筆資料,結論是大同小異,連世界衛生組織也持同樣看法,「只是我的用辭不是那麼好」。
對於發言屢惹非議,楊志良說,他相信社會多數人都是可以理性討論問題的,現在二代健保引爆歧視單身問題,「社會若覺得我白目,就把我幹掉,我只是說真話。」
(作者: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9日電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(引用結束)
單身有很多原因,屏除宗教因素,生活壓力等等因素也會讓人對婚姻怯步,現今社會的改變,早已不像過去的社會結構,要說單身比較容易有精神疾患,我還覺得有一個不健全不健康的家庭,才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負擔,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ㄚ!!真是莫名其妙~
不能諱言,有家庭的人的確比較辛苦,工作和家庭需要兼顧,但這都是個人選擇,選擇單身難道就是不能負責的次等公民嗎????我倒覺得不輕言結婚.建構家庭,才是負責任的表現,不衡量自己是否能擔負教育或經濟上的責任,一昧覺得"小孩要生才會長大"的奇怪心態,才真正是禍亂社會國家的根源!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喔 ^^
謝謝您的指教~ ^^b